澳洲幸运10开奖

科研团队
储粮害虫与防治学术团队
     2014-09-15 14:37   浏览

储粮害虫与防治学术团队介绍

储粮害虫与防治学术团队在储藏物昆虫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的国内外独具特色,与始建于1959年的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发展同步。1986年设立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工程硕士学位点, 2001年设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以服务国家储粮安全为宗旨,开展储粮昆虫分类学、储粮昆虫生态学、储粮害虫综合治理、储粮害虫与粮食品质关系及品质控制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术带头人:鲁玉杰,女,1971年生,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 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昆虫的化学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近5年主要研究了储粮书虱性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碎小麦的提取物与几种昆虫的性信息素结合的广谱高效引诱剂在室内和实仓中的引诱效果。研究了大蒜素对几种重要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和其杀虫机理。参加多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并主持省部级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嗜虫书虱PBAN类似基因的克隆及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嗜虫书虱磷化氢抗性种群化学通讯系统适合度代价及分子机理研究”及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5年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团队成员:王殿轩(博士/教授),白旭光(教授),吕建华(博士/副教授),周玉香,王争艳(博士),白春启(博士),李慧(博士)。

团队特色成果

(一)特色储藏物昆虫标本室

自老一辈教授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先生以来,储藏物昆虫标本室经多代人建设、完善以同行专家的赠与、帮助,目前收集藏有储藏物昆虫标本300多种,储藏物螨类110余种,涉及10个目55个科,是种类最全、件数最多全国独有的储藏物昆虫标本室。

(二)科研平台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工程技术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三)科研成果

学术团队成员参与或主持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增效磷化氢钢瓶应用技术研究”、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五”攻关课题“ 低温储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示范”和“粮库储粮害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嗜虫书虱PBAN类似基因及其对信息素合成的调控”、“嗜虫书虱磷化氢抗性种群化学通讯系统适合度代价及分子机理研究”等多项国家课题,制定或参与制定、修订了行业、国家标准10余项。近3年来,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王殿轩教授参与完成)、二等奖1项(鲁玉杰教授参与完成),发表SCI论文14篇,文核心期刊论文73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四)人才培养

培养储粮昆虫与害虫防治的本科生达2100多人,培养硕士研究生近90余人。参加多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援外粮食储藏技术培训项目发展中国家粮食储藏技术培训班”和“援外粮食储藏技术培训项目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修班”,行业服务国家涉50多个发展中国家。